本篇文章1430字,读完约4分钟
11月27日,北京迎来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被称为新闻网络反垄断第一案的360对腾讯垄断案继续在最高人民法院开庭。
离正式开庭还有半个多小时,腾讯的4名代理律师和2名专家证人早早来到了法庭。 开庭10分钟前,360名代理律师和专家证人从容进入法庭,笑着向对方律师挥手就座。
正式开庭后,双方几乎没有预热,很快就进入短兵战,就相关市场的定义和腾讯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以下摘录了腾讯方面在审判中的四大经典证言。
腾讯:电子邮件地址也是即时消息
即时消息的相关市场定义是双方争论的焦点之一。 腾讯方面认为,电子邮箱、微博、bbs、信息网站都与qq有竞争和替代关系,与即时通讯是同一个市场,搜索、视频、电子商务等所有网络服务都是吸引顾客眼球、改变获取目的的属性
腾讯专家证人姜奇平用其浅显的语言解释了这个深奥的经济学道理。 例如,从北京西直门去八大岭长城,坐火车、坐公共汽车、坐卡车、骑自行车、步行也是竞争和替代关系。
360律师立刻反驳说:在中关村海龙电子卖场从笔记本电脑、数据摄像头卖芯片、USB和卡的商家,甚至卖盒饭和饮料的商家都属于同一市场,相互竞争,存在替代关系。
姜奇平低头犹豫了5秒钟后,坚定地说:“是的。
从腾讯的角度来看,网络不应该有产品市场的划分,所有的网络产品和服务都在一个平台上,存在竞争和替代关系。
腾讯:互联网没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细分
腾讯专家的证人姜奇平说:“格罗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内市场,推出与国内市场进行比较的qq产品”,qq根据国家不同划分市场,有不同的版本。
海外产品不按国别、地域进行分类,通常分为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 没有进入中国或者没有在中国市场成功,是因为海外企业不了解中国。 海外产品只要稍加改进,就能进入中国,并取得成功。
也就是说,腾讯的qq产品根据国家市场不同而推出不同的产品,但腾讯认为全世界都是一个市场。 姜奇平的话有点绕圈子,好像很矛盾。 因为在写新闻稿之前记者也不知道,所以腾讯到底划分了不同国家的市场吗?
其实在现场姜奇平解释的过程中,他自己最后也有点不明白了。 所以,当360名律师反问互联网不应该有市场细分,是否意味着互联网不存在垄断时,姜奇平向沉默的腾讯另一位专家证人表示:“这是你的意见吗? 吴涛犹豫了半天说:“是的。
语调:在wechat还未诞生之前,就对QQ [/s2/ ] [/s2/ ]发生了冲突 未来的对手是指年后诞生的微信、手q等产品。
作为一家有前景的互联网企业,腾讯事先判断未来手机端的趋势和方向,将年中尚未问世的Wechat等产品作为同行的竞争对手,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的qq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360专家证人反驳了这种观点。 例如,音乐产品的载体。 20世纪40年代的唱片能指望现在的mp3是竞争对手吗? 很明显,这种故意混淆时间性的方法是站不住脚的。 “/ br /”“/ br /”腾讯”这种表达方式横跨得有点大。语调:二选一是合理的。 裁判员[/s2/]
3q大战中,腾讯曾强制客户二选一,一审法院认定二选一为交易限制行为。 在27日的审判中,腾讯的律师反复认为二者择一是正确的。 因为当时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不能说二者择一是错的,现在腾讯不会这么做。
腾讯专家证人姜奇平老师自信地说,当时在没有裁判员的比赛中,任何动作都是正确的、合理的。
但是,年时,反垄断法和相应的配套规则已经到位,约束的是交易限制、捆绑等行为,裁判员的观点来自哪里?
来源:企业之窗
标题:“网络反垄断第一案:腾讯呈现四大经典证言”
地址:http://www.qsxsj.cn/qykx/13736.html